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工業4.0 對於電控人員的挑戰

一聽到工業4.0,大多數的聯想到工作是:
1.大數據分析
2.雲儲存、計算
3.模擬生產

但其實,電控人員也是在這裡面很重要的環節之一。

1.大數據分析:
數據從那裡來?需要由機台提供,所以是電控人員在撰寫。
分析的基礎,也是要由電控人員來提供。
「大數據」的圖片搜尋結果
2.雲儲存、計算:
硬體架構,電控人員也需要安裝調適,上傳的資料也是電控人員在控制。
「雲計算」的圖片搜尋結果
3.模擬生產製造:
也需要大量的數據,來支援模擬的結果,也需要電控人員來提供最基本的架構。
「模擬 工業4.0」的圖片搜尋結果
所以電控人員,不要只是把自已定義成電控,而是要升級為製程工程師。
來了解到設備,那些因素會導致良品、不良品、維護保養時間、生產效能....等等。
都是所有數據分析的基礎。讓自已的價值,更加的提高。
但這些事情,不都是原本電控人員就在做的嗎?

只是 從「被動」,或是變成「主動」去學習了解。

工業4.0的範圍很大,關系的人員、技術很多,
只要做好自已相關的工作,
不要想說可以把工業4.0全包,是不實際的。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ABB開啓工具機生產力4.0新契機研討會

http://www.accupass.com/event/register/1603040335421317535713

  •  活動日期:
  •  
  • 2016-04-21 (四) 10:00 ~ 17:00 (GMT +8) 加入行事曆

電控人員除了電控,還要什麼?!

最近參加了一些內部的研討會,
得到一些心得。

1.如果把機構部份,從報告中移除,
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專案的電控配置,
都很雷同。

PLC+HMI+變頻器+伺服  佔80%以上。

當然之中用到的電控技術不儘相同,
但也跳不出,凸輪、追隨,同動、G碼。

所以很多的變化都是在於機構設計的巧妙,
所以好電控人員,真的在空置之餘,
也多多觀查機構組裝人員,
怎麼去調整機構,
可以幫助您更多。

2.伺服馬達的控制,從脈波控制,
已經進去網路控制方式。
聽到的專案當中,印象中沒有一個專案是採用脈波控制,
幾乎都是網路型,不論是CANOPEN或是DMCNET。EtherCAT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