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培養數字敏感力的15個習慣

數學不好的人,數字能力就不好嗎?對數字敏感的人,
成本掌控能力就一流嗎?雖然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但想在工作上事半功倍,就必須養成對數字敏感的20個好習慣。

每每說到數字,人們下意識地就會說:「我數學最爛了!」
而既然數學很爛,顯然也就不會懂得太艱深的數學公式或原理,
更別說是怎麼應用了。所以,我們或許可以說,
數學爛的人就無法將太高深的數學用在職場上,
但有沒有另一種可能的狀況是:商場上所用到的數學,
其實都不會很難,有專家說是不會超過高中數學程度;
也有人說,只要會加減乘除即可。

這很容易得到驗證,因為我們很少聽到什麼經營之神是數學家,
反倒經常聽到沒讀過什麼書的傑出企業人士,對於財報數字瞭若指掌。

在工作場合裡,我們會看到很多數字,但是我們不見得要計算這些數字,
重點是對於數字要有一種「感覺」。感覺也許還是太過抽像,具體一點地說,
就是要在心中對於數字所反映出來的真實,依據自己的專業與經驗,
建立起一套評斷的標準,然後據以做出行動。

以下這20個數字力,不只是觀念,更要養成一種習慣。
如果在逐一檢視之下,你發現自己已經多半具備,
那恭喜你堪稱「數字達人」,但如果發現自己缺了很多項,
也不要覺得自己是「數字白癡」,因為它們都不難學會。

1.體認數字的重要性

「在商業世界裡,數字非常重要。」這句話看似抽像,卻很真切。
數字就像是體檢表,是行動的結果和評量的工具;
數字也像是儀表板,可以指引方向和預測未來。

2.養成凡事附上數據與參考資料的習慣

數字是溝通、說服及談判的重要依據。
例如,如果你想建請增加設備,但是多次呈報申請書卻都未經核可。
可試著加上「增加投資設備,可達到總費用節省多少錢的結果」,
讓數字為你說話,或許就能提高通過的機率。

3.在評估或分析任何情況時,都試著將其數字化

簡單明瞭的數字,十分有助於記錄、資訊傳達、比較檢討及分析等商業行為。
這就像是學習做一個「重視金額」的人,
凡事不以感情(感覺、印象、善惡)做判斷,
而是以「金額」「數字」「比率」做為衡量的尺度。
例如,如果認為舉辦宣傳活動可提升產品知名度,
那就試著將「知名度」換算成「金額」。

4.將PDCA循環應用在工作上

在採取任何行動前,都要擬定計畫(Plan),然後實際執行(Do),
接著再檢核(Check)結果與計畫之間的落差,
做為修正行動(Action)的參考。

5.經常以矩陣圖思考問題

面臨錯綜複雜的問題時,可以矩陣圖加以展開,
從中可發掘出未曾發現的問題點,
然後再依據問題點的急迫性與重要性,研擬對策。

6.有時間觀念

假設A公司1小時能處理1單位的工作量,
B公司則是1小時10單位,這個10倍的差異,
可換算成B公司1年處理的工作量,A公司得耗時10年。
時間既可以換算成金錢、效率,更速度的展現。
因此,有數字力的人不會虛度光陰,也會守時、守信用。

7.有效運用資金

要發揮金錢的價值,就必須在使用金錢之前,
預測效果或效益如何,使用之後更要詳細確認。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大小事情都必以「損益計算」的方式來思考。

8.養成計算「合計值」的習慣

許多人都有類似經驗,那就是錯誤的數字往往像滾雪球一般,
進貨量、銷售量或庫存量的登記,有時候是一個項目出錯,
就連帶一直錯下去一樣。因此,對於圖表內的數字或金額,
習慣性地進行加總,方便於在做整體控管時,能夠依重要程度判定優先順序。

9.將所有目標都數據化

日產汽車(Nissan)執行長卡洛斯‧高恩(Carlos Ghosn)曾說:
「無法數據化的目標,我無法執行。」有時候,
組織的願景或任務,都是較為抽像的,
因此要落實為具體的數字,才能執行與評量。

例如,可將「拓展人脈」這項目標,
轉化為「每個月與人交換30張名片,
而且日後與其中5位保持聯繫」;
或是將「加強廣告活動」轉化為「向15家媒體宣傳,達到8家確實刊載」。

有時候,如果目標較為遠大,則為了讓目標具體可行,
最好能將目標區分為近程、中程和長程三階段,
然後再決定每一段時期要達成的目標。
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倒算力」,亦即為了達成遠程的目標,
往回推算中程、近程應該做什麼,甚至近到這個月、
這星期或現在就該做什麼,做為達成目標的查核點。

10.追究數字出錯的原因

數字出錯時,不是更正即可,更要探究導致錯誤的原因,
並且提出預防過失再度發生的對策。

11.保留數字修正的紀錄

將錯誤的數字更正後,仍要保留原本(錯誤)的數字,
一方面可供日後檢視修正過程的原委,
另一方面可做為重要的檢核點,因為修正過的數字,
仍有可能出錯,因此「修改紀錄」可做為審慎計算的重要提醒。

12.隨時掌握最新的數據

過時的數據不但沒有意義,甚至會造成誤導,
因此一定要迅速、正確地處理資料,
隨時將數字的紀錄更新成最新的資料。

13.數字是兩面刃

數字固然是溝通與說服的利器,但是若惡意扭曲,
則會成為欺詐的工具。
許多企業弊案就是起因自竄改財報數字,試圖欺騙視聽。

14.計算會議成本,檢視費用與成果之間的關係

英特爾(Intel)董事長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
曾以「經理人的時薪 × 會議時數」計算會議的成本,
藉以說明會議的召開必須有效率和具體成果,
否則就是浪費人力與資源。換言之,
與會者的位階愈高、人數愈多、時數愈常,則會議的成本就愈高。
因此,若會議成本低於回收成果,就沒有開會的必要。

15.計算公司各部門的成本開銷

這是一種「磨練經營感覺」的好方法,因為無論是各行各業,
以及組織內的各個部門,都要做成本控管。
成本可以決定產品售價(成本+利潤=售價),
而透過成本內容的分析,則有助於瞭解哪些項目成本過高或效率不彰。

蝴蝶效應:現代人必須懂得的幾個理論

蝴蝶效應: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
有些小事可以糊塗,有些小事如經系統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塗。

青蛙現象:
把一隻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裏,由於它對不良環境的反應十分敏感,就會迅速跳出鍋外。
如果把一個青蛙放進冷水鍋裏,慢慢地加溫,青蛙並不會立即跳出鍋外,水溫逐漸提高的最終結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為等水溫高到青蛙無法忍受時,它已經來不及、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跳出鍋外了。
煮青蛙理論告訴我們,一些突變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易致人於死地的卻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對實際情況的逐漸惡化,沒有清醒的察覺。

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只有一支錶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支時卻無法確定。
兩支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錶定律在企業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者個人無所適從。

破窗理論:
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墻,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馬太效應:
《聖經•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社會學家從中引申出了「馬太效應」,用以描述社會生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PLC|CNC|PLC & CNC 差異點2(學習)

在上一篇 PLC & CNC的差異點有寫到硬體的差異。

這篇要寫,關於學習的方面。

PLC學習,會比較偏向LADDER(階梯圖),還有電氣元件之間的搭配,偏軟體。

CNC學習,會比較偏向加工方向,學的是G code、校點、路徑。

總合來說,PLC會學的比較廣偏軟體,CNC會學的比較少,偏向加工。

PS:如果是CNC設備開發,就會跟PLC差不多,但還是比PLC學的少一點。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伺服馬達|多軸運動,最短距離不等於時間最快

伺服馬達|多軸運動,最近距離不等於時間最快

最短距離不等於時間最快的原因???   是加減速的原因

在一個XY兩軸運動,要劃多條平行線,
一般的寫法,是X軸橫移劃線,再Y軸偏移,再X軸橫移劃線,再Y軸偏移,這樣的路徑。

X軸起動+減速就需要兩次的加減速時間。
Y軸也是一樣。
光2軸各走2次,就需要8次加減速時間。

如果改變寫法。
再X軸減速同時,就起動Y軸,就可以重疊加減速的時間。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Proface|顯示2個bit裡的三種變化(不用plc)

Proface|顯示2個bit裡的三種變化(不用plc)

一般要表現出,一個word裡,不同數值代表不同的意義,
我們會採用『訊息顯示』,最多到16個不同的訊息。

但1個word 裡,如果有多種重覆訊息需要顯示,
那可能就需要先拆到很多word,再個別使用訊息顯示才能達成。

手邊有一個案例:
就是1個word裡,每2個bit,就有3種變化。
所以1個word裡,有8種訊息,每個訊息有3種變化。

00=狀態1
01=狀態2
10=狀態3

word的內容可能是
00 01 10 00 01 10 00 01
狀態1,狀態2,狀態3,狀態1,狀態2,狀態3,狀態1,狀態2,狀態3

不想採用多餘的處理,
所以採用另一種方法。

觀查到只有00,01,10三種變化,只會有1個bit on。

所以我在畫面當中,
把狀態0設為底層圖案,
當bit 0 on時,利用動畫功能,出現狀態1(要設背景色)。
當bit 1 on時,利用動畫功能,出現狀態2。
因為兩個bit不會同時on,所以不會有問題。

如此只要在畫面做點手腳,就可以達到功能。
不必增加PLC的處理量。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Proface|顯示暫存器裡的時間格式,不用PLC轉換

PROFACE|顯示暫存器裡的時間格式,不用PLC轉換。

時間的格式:大多為

2000/6/21 15:51:00
中間有斜線、還有分號,以往在顯示時,都要拆開。
年(W)/月(W)/日(W) 時(W):分(W):秒(W)
拆成6個WORD。

但Proface有功能,可以使用4個word,就可以顯示(包含/ :)


在資料顯示=>顯示=>進階=>顯示格式
如果資料是1234(bcd)
/**/**/ => 會顯示成/12/34/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CNC|CNC 大型加工廠,最常用的功能DNC

CNC|CNC 大型加工廠,最常用的功能DNC

CNC 大型加工廠,最常用的功能DNC
DNC也是讓CNC跟PLC之間最大的差別。

DNC功能,可以在遠端的PC直接下載程式到CNC機台內,
直接啟動程式。
人員都不必到現場就能加工產品。

如果是複雜的程式,還可以邊傳邊做。
CNC機台一面在接收程式,一面就在執行加工產品。
如:雕刻機...等等。

PLC|磁簧開關反應時間

PLC|磁簧開關反應時間

磁簧開關,通常是裝在氣缸上,
又來感應氣缸是否已經到位。

由於是感應到磁鐵,就輸出信號,
再加上是感應磁鐵,所以整個區域是較廣泛的,
還有氣體壓力的壓力是否足夠。

以上都會影響到動作的精準度。

最好是在磁簧輸出後,再加上延遲,對控制來說,會比較好。

(PS:伺服馬達也是會提早輸出,不過距離定位點,已經非常非常近了)

職業&業餘的差別

職業&業餘的差別

以職業運動來說,
職業&業餘,如果只是看一分鐘,很難看出端倪。
但時間一長,就能區分出差別。

職業的特性就是在很多小細節的部份,
會處理的特別好,會特別注意。

而業餘,只是興趣,不會太在乎小細節、完整度。
=======

轉換到工作上。

職業就是長期從事某種工作(設備製作),
業餘就是半路插入(非設備製作)。

正常如果是 職業 帶領 業餘,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如果是業餘 帶領 職業,在小細節 &完整度,就會產生問題了。

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PLC|CIM write by PLC Part-11

PLC|CIM write by PLC Part-11

前幾天才測完一次CIM的單機測試。

CIM除了前面提到,是沒有實體信號,所以比較難。

測完後,又有心得,
寫CIM的難點,就是測試的時間很短。

測試的時間分為以下幾段:
1.客戶端模擬測:
只用PLC測試信號,一切都是模擬。
主要是測試,寫CIM測試的人,對SPEC是否了解,還是有很大的誤解。

2.製造廠商端測試:
依製造進度,來增加可以實機測試的項目。

3.客戶端單機測試:
由於機台已經MOVE IN到客戶端,
所以這一次的測試,通常會要求,全部要實際上報資料。
主要項目:上下游交握連線&信號傳遞。
(上下游交握完成,全線流片,才可以做,所以這一次的重點是在上下游交握&信號)

4.客戶端全線連線測試:
全部要完成。

每次測試約兩天。
有BUG就是要現場修改。<<這就是另一個困難點。

PLC|線圈式輸出需注意事項

PLC|線圈式輸出需注意事項

線圈式的輸出接點,最常見的就是繼電器(RELAY),
利用線圈通電,產生磁力,讓接點接通,
是PLC需要接通比較大的負載常用的方法。

線圈 = 電感性負載
電感的特性,就是會產生反向的電動勢(反向電流)。
說白話,就是當供給的電壓消失時,線圈會當電容一樣放電。

原本輸出電壓的接點,突然接收到外部電流(線圈的反向電流)的衝擊。
損壞的機率就大大的提升。

所以一般繼電器在線圈端,有的就會內建有反向二極體,
就是用來抵消這個反向電流,進而保護PLC的輸出接點。

PLC端如果也有反向二極體,也是可以保護自身的輸出接點。

在追向COST DOWN的現在,有可能這個小地方,就被省略掉,
而讓損壞的機率大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