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法將感測訊號處理、控制的功能集中於單一感測元件上,
在美國稱此感測器為smart sensor,
在歐洲稱為Intelligent sensor,
在中國稱為智敏傳感器,
而台灣則稱為智慧型感測器。
有人將smart sensor 為工業4.0很重要的一部份,
我個人不覺得,有必要,但沒這麼重要吧!?
將感測訊號處理、控制的功能集中<==不就是PLC嗎?(或是其他工業控制系統)
而且PLC還可以多個訊號進入,自由擴充。
有入要綁在一個SENSOR上嗎?
當然也有其存在的地方。
如果該環境,就只有那一個SENSOR要回傳,
就有需要在SENSOR上內建其他傳輸的裝置。
如果是(智慧)工廠的環境,這種的需求,不是這麼多。
有其市場,但真的沒這麼重要!!!!!
=============
也有例外的地方,如PLC(其他工控系統)無法處理的部份,
如機器視覺.....。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工業4.0 對於電控人員的挑戰-資料的準備
續上篇:
電控人員,該準備那些數據來做分析上傳呢!?!?
其實不難,把設備當成一個元件,
將每個一in、out列出,就是你需要的東西了。
例:
IN:油、水、氣、電,可以加裝監控錶,觀查用量。
OUT:油、水、氣,比較不會有變化,
像電有可能轉換成,1.馬達的轉動(電流)。2.加熱用(電轉熱)。3.壓力...油壓。...其他電能轉換型式
再加上通電時間、運轉時間、加工時間,一一列出,就幾乎是很完整的資料了。
當然老板會反應每個都要監控成本太高了。
可以在區分為,直接(接觸)、間接影響到加工結果。
將直接影響列為最重要項目。(必裝)
間接就列為選配。
====================
這些數據有什麼用呢?怎麼用?
除了一般的製程條件,就是已知會影響產品的條件外。
可以估算用的油水氣電的費用,評估出更準確的成本。(加工後數據-加工之前數據)/時間=耗能量 X 費用
在待機時的耗能,再啟動的成本,也都可以準精的估算。暖機時間 X 能耗
利用歷史錶頭趨勢,也可以推測,多久後會該維護、加工完成,可以幫忙老板、業務更好的接/插單。
如果有多台機台,彼此的數據可以相互比較,來判斷機台是否組裝有問題。
一台可加工2000件,另一台只能加工1000件,勢必有問題。
註:後續還會再談,上傳資料量,多台分析的問題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工業4.0 對於電控人員的挑戰
一聽到工業4.0,大多數的聯想到工作是:
1.大數據分析
2.雲儲存、計算
3.模擬生產
但其實,電控人員也是在這裡面很重要的環節之一。
1.大數據分析:
數據從那裡來?需要由機台提供,所以是電控人員在撰寫。
分析的基礎,也是要由電控人員來提供。
2.雲儲存、計算:
硬體架構,電控人員也需要安裝調適,上傳的資料也是電控人員在控制。
3.模擬生產製造:
也需要大量的數據,來支援模擬的結果,也需要電控人員來提供最基本的架構。
所以電控人員,不要只是把自已定義成電控,而是要升級為製程工程師。
來了解到設備,那些因素會導致良品、不良品、維護保養時間、生產效能....等等。
都是所有數據分析的基礎。讓自已的價值,更加的提高。
但這些事情,不都是原本電控人員就在做的嗎?
只是 從「被動」,或是變成「主動」去學習了解。
工業4.0的範圍很大,關系的人員、技術很多,
只要做好自已相關的工作,
不要想說可以把工業4.0全包,是不實際的。
1.大數據分析
2.雲儲存、計算
3.模擬生產
但其實,電控人員也是在這裡面很重要的環節之一。
1.大數據分析:
數據從那裡來?需要由機台提供,所以是電控人員在撰寫。
分析的基礎,也是要由電控人員來提供。
2.雲儲存、計算:
硬體架構,電控人員也需要安裝調適,上傳的資料也是電控人員在控制。
3.模擬生產製造:
也需要大量的數據,來支援模擬的結果,也需要電控人員來提供最基本的架構。
所以電控人員,不要只是把自已定義成電控,而是要升級為製程工程師。
來了解到設備,那些因素會導致良品、不良品、維護保養時間、生產效能....等等。
都是所有數據分析的基礎。讓自已的價值,更加的提高。
但這些事情,不都是原本電控人員就在做的嗎?
只是 從「被動」,或是變成「主動」去學習了解。
工業4.0的範圍很大,關系的人員、技術很多,
只要做好自已相關的工作,
不要想說可以把工業4.0全包,是不實際的。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ABB開啓工具機生產力4.0新契機研討會
- 活動日期:
- 2016-04-21 (四) 10:00 ~ 17:00 (GMT +8)
加入行事曆
電控人員除了電控,還要什麼?!
最近參加了一些內部的研討會,
得到一些心得。
1.如果把機構部份,從報告中移除,
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專案的電控配置,
都很雷同。
PLC+HMI+變頻器+伺服 佔80%以上。
當然之中用到的電控技術不儘相同,
但也跳不出,凸輪、追隨,同動、G碼。
所以很多的變化都是在於機構設計的巧妙,
所以好電控人員,真的在空置之餘,
也多多觀查機構組裝人員,
怎麼去調整機構,
可以幫助您更多。
2.伺服馬達的控制,從脈波控制,
已經進去網路控制方式。
聽到的專案當中,印象中沒有一個專案是採用脈波控制,
幾乎都是網路型,不論是CANOPEN或是DMCNET。EtherCAT還沒有。
得到一些心得。
1.如果把機構部份,從報告中移除,
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專案的電控配置,
都很雷同。
PLC+HMI+變頻器+伺服 佔80%以上。
當然之中用到的電控技術不儘相同,
但也跳不出,凸輪、追隨,同動、G碼。
所以很多的變化都是在於機構設計的巧妙,
所以好電控人員,真的在空置之餘,
也多多觀查機構組裝人員,
怎麼去調整機構,
可以幫助您更多。
2.伺服馬達的控制,從脈波控制,
已經進去網路控制方式。
聽到的專案當中,印象中沒有一個專案是採用脈波控制,
幾乎都是網路型,不論是CANOPEN或是DMCNET。EtherCAT還沒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