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為什麼工控界愛用 4-20mA?一圖看懂「活零點」與斷線偵測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工業現場的類比訊號標準是 4-20mA,而不是直觀的 0-20mA0-10V 呢?這裡面藏著一個絕妙的工程設計,我們稱之為**「活零點」(Live Zero)**。

🧐 為什麼不用 0?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用 0V 或 0mA 來代表「零」: 當你的 PLC 讀到 0 的時候,它代表的是:

  1. 製程變數(如壓力、溫度)真的為 0?

  2. 還是...感測器壞了?線斷了?沒電了?

你完全無法分辨!這在需要高可靠性的工業現場是非常危險的。

💡 4-20mA 的智慧:「活零點」

為了決這個問題,聰明的工程師們設計了將「零點」提升到 4mA

  • 4mA = 活零點 (Live Zero): 代表製程變數為 0%,但系統是正常運作的。這 4mA 的電流證明了感測器是「活的」,線路是通的。

  • 0mA = 死零點 (Dead Zero): 代表故障!這明確指示了線路斷開、感測器故障或電源丟失。PLC 可以立即偵測到這個低於 4mA 的訊號並觸發警報。

🚀 總結:

這個看似簡單的 4mA 起始點,巧妙地解決了斷線偵測的難題,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此外,這 4mA 的基底電流還足以為兩線制傳送器供電,一舉兩得!

下次看到 4mA,記得它不只是個數字,而是系統健康的「心跳」喔!💓

#自動化 #工程師 #小知識 #4-20mA #PLC #儀表 #工業控制 #LiveZero


👇 一圖看懂「活零點」與斷線偵測 👇



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Tesla 馬達大換血!永磁上位、感應回歸?真相一次講清楚!


 Tesla 的馬達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早期全用感應馬達,後來 Model 3 又改用永磁 IPM,現在的 AWD 和 Plaid 更是永磁加感應混搭?
網路上很多人以為 Tesla 在「改來改去」,甚至有人說感應被淘汰。但時間線攤開來看,你會發現 Tesla 的馬達策略其實非常一致,而且背後有清楚的工程邏輯。

2012–2016:Model S/X 初代採用感應馬達,不靠永磁鐵、成熟耐操,是最適合早期電動車的技術。
2017:Model 3 全面採用 IPM 永磁馬達,中高速效率大幅提升,是續航進步的關鍵。
2019:S/X 改款導入「後軸永磁+前軸感應」,前軸不給電時零拖曳,效率比雙永磁更高。
2021 之後:Plaid 三馬達,雙永磁主力、感應助攻,是最大化性能與效率的配置。

永磁不是完全勝過感應;感應也不是過時技術。
兩者是互補:永磁負責效率,感應負責自由轉動不拖車。
這就是 Tesla 10 年來的馬達配置核心。

想搞懂為什麼 Tesla 要這樣設計馬達?這支影片會讓你一次看懂 10 年演化邏輯。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你應該忘記感應馬達公式:120f/p 其實不是轉速


你可能背得很熟:120 × 頻率 ÷ 極對數。
但這個公式從來不是用來算「馬達真正的轉速」,而是算定子磁場的速度,也就是同步轉速。感應馬達的轉子永遠不會跑到這個速度,因為只要速度一樣,磁場就不會相對移動,轉子就不會看到磁力線切割,就不會感應電流,馬達也完全不會有轉矩。

真正讓感應馬達動起來的關鍵,是「速度差」。
這個速度差叫滑差。
滑差不是角度落後,而是明確的轉速差。
只有當定子磁場轉得比轉子快,轉子才會感受到磁場在它旁邊掃過,才會被感應出電流,才能產生力矩。這也是為什麼感應馬達負載越重,滑差越大,轉速會下降,但力矩反而上來。

因此馬達的真實轉速永遠是:
同步轉速 ×(1 − 滑差)
也就是說,你算的公式只代表磁場的速度,不代表馬達的速度。

這支影片會一次把同步轉速、滑差、轉子實際轉速的關係講清楚,讓你不再被公式誤導,也真正理解感應馬達的工作原理。

#感應馬達
#馬達原理
#電機工程
#同步轉速
#滑差
#工業自動化
#電機基礎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為什麼早期的 Model S/X 堅持使用「感應馬達」,但銷量最大的 Model 3/Y 卻全面換裝「永磁馬達」?

為什麼早期的 Model S/X 堅持使用「感應馬達」,
但銷量最大的 Model 3/Y 卻全面換裝「永磁馬達」? 
 這背後是馬斯克的成本考量,還是有效率與續航里程的終極秘密? 
 這部影片將為您深度解析兩種馬達的世紀對決:
永磁同步馬達 (PMSM) vs 交流感應馬達 (ACIM)。 
我們將從 #馬達原理、#效率、#成本,以及最重要的 #稀土 依賴性,
為您完整揭露特斯拉更換馬達的真正原因,以及誰才是電動車的未來!

2025年11月7日 星期五

銅線馬達 vs 鋁線馬達:你以為差不多?真相完全顛覆想像!

 


銅線馬達真的比較好?

鋁線馬達真的偷工減料?

其實兩者各有優勢!

這支影片帶你看懂:

導電率、散熱、壽命、成本,到底差在哪?

以及為什麼現代鋁線馬達其實早就不一樣!


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

鋰電池 vs 固態電池:為什麼全世界的電動車都在等它?

 


你以為「固態電池」只是「鋰電池的升級版」? 事實上,它是一項重新定義電池的革命性技術! 不漏電、不爆炸、充電更快、續航翻倍—— 這就是為什麼 特斯拉、豐田、三星 都在等它。 那麼,固態電池真的能全面取代鋰電池嗎? 這支影片會用最簡單的方式, 帶你看懂 鋰電池 vs 固態電池 的真正差別, 一起揭開能源新時代的關鍵轉折。 #固態電池 #鋰電池 #電動車 #能源革命 #電池科技 #再生能源 #新能源 #冷知識 #能源轉型

2025年11月3日 星期一

固態變壓器 vs 傳統變壓器:你以為一樣,其實差很大!

 



你知道嗎?

現在的「變壓器」不一定是那種又大又重、繞滿銅線的鐵塊了。

在電力界裡,出現了一個新角色——

「固態變壓器(Solid-State Transformer, SST)」。


它不是什麼小型化版本,也不是噱頭產品。

而是一種革命性的電力轉換技術,

正在悄悄改變電網、再生能源、甚至電動車充電的方式。


很多人以為,固態變壓器不過就是「電子版的傳統變壓器」。

但事實上,它的原理、架構、效率、還有能力,

都跨了一整個時代!

#固態變壓器 #智慧電網 #電力電子 #能源冷知識 #變壓器差別 #再生能源 #工控知識 #能源轉型

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

為什麼 RS-485 會反射?電流不是跑超快嗎?(含示波器圖解)

我們常說電流的速度非常快,在導線中傳輸接近光速的 2/3(大約 2 × 10⁸ 公尺/秒),

也就是說,訊號在 100 公尺長的 RS-485 線路中傳播,來回一趟也不過是 1 微秒(1 µs)
這麼快的電流、這麼短的時間,我們真的還會「等到」訊號反彈回來嗎?

答案是:會,而且還會干擾你的通訊內容!

這一切的關鍵,跟 RS-485 的傳輸速率(bps) 有關。

以常見的 128000 bps(約 7.8 微秒/位元) 為例,當沒有終端電阻時,反射信號大約在 1 微秒內回來,仍然會落在同一個位元時間範圍中,造成接收端「看到重疊的波形」,產生誤判或通訊錯誤

而當你把速度拉高到 1 Mbps(1 微秒/位元),那麼反射波幾乎「正好回到下一個位元開始的時候」,干擾就更加嚴重。



如果不接終端電阻的情形下,線長跟速率的關系表:

線長單程傳輸延遲來回反射延遲建議安全速率 (bps)高於此速率可能受反射影響
5 公尺25 ns約 50 ns> 1 Mbps 也安全幾乎無明顯干擾
50 公尺250 ns約 500 ns≤ 500 kbps 建議加終端電阻> 750 kbps 開始風險升高
100 公尺500 ns約 1 µs≤ 250 kbps 最穩定> 500 kbps 易受反射干擾



如果在1200m  500kbps的情形下,不接終端電阻,會變成這樣。




如果加了終端電阻,就會是正常的訊號



所以你在辦公室做的實驗,也許不加終端電阻是可以,但到現場,還是加一加吧!



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沒這120歐姆電阻 !!! 你的RS485通信可能要完蛋

 什麼是485


RS-485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工業和樓宇自動化領域的串列通信標準。它支持多點通信,即一條匯流排上可以連接多個設備。RS-485的特點是能夠提供長距離通信(可達1200米以上)和高速度(最高10Mbps),同時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RS-485使用差分信號傳輸,這有助于減少電磁干擾(EMI)的影響,確保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不加可能的影響

在RS-485通信系統中,如果不使用終端電阻,可能會引起信號反射和回波,導致數據傳輸錯誤和丟包,影響通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特別是在高速或長距離傳輸時。此外,還可能降低驅動信號的幅值,增大通信線上的壓降和收發器的功耗。因此,在高速率或長距離通信時,通常推薦使用終端電阻以確保通信質量。



終端電阻必須接嗎


RS-485終端電阻的使用取決於具體的應用場景。在某些情況下,終端電阻是必需的,而在其他情況下則可能是可選的(如短距離、低速率, 簡單網絡拓撲)。終端電阻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信號反射,這在長距離通信或高速通信中尤為重要。信號反射可能會導致數據錯誤和通信故障。


哪些場景必須加


長距離通信:當通信距離超過一定閾值(通常認為是300米以上)時,由於信號在電纜中的傳輸時間增加,反射信號可能會在數據位的中間到達接收器,導致錯誤的數據讀取。在這種情況下,終端電阻是必需的。

高速通信:在高速數據傳輸時,信號的上升和下降時間變短,這可能導致反射信號在數據位的中間到達,影響通信質量。因此,在高速通信中,終端電阻的使用是推薦的。


多設備網絡:在複雜的網絡中,如果有多個設備連接到同一匯流排上,終端電阻可以幫助確保信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Wu.CommTool 好用的modbus調適工具

開源通訊調試工具:Wu.CommTool 簡介與應用

在工業自動化與物聯網應用中,Modbus 與 MQTT 是兩種常見的通訊協議。Wu.CommTool 是一款基於 C#、WPF、Prism、MaterialDesignHandyControl 開發的開源通訊調試工具,能夠幫助工程師快速調試這些協議。




Wu.CommTool 主要功能

  • Modbus RTU:自動格式化與解析數據幀、設備搜尋、數據監控、讀寫操作等。
  • Modbus TCP:目前開發中,未來將支援自訂數據幀功能。
  • MQTT 伺服器:可作為本地 MQTT 伺服器,方便測試 MQTT 客戶端連線。
  • MQTT 客戶端:可訂閱與發佈訊息,支援 JSON 格式化顯示。
  • 附加工具:內建 JSON 格式化工具與轉換功能,提升調試效率。

為什麼選擇 Wu.CommTool?

相較於其他通訊調試工具,Wu.CommTool 具備以下優勢:

  • 開源免費,無需額外授權費用。
  • 操作界面簡潔直觀,適合新手與專業工程師。
  • 支援 Modbus 與 MQTT,適用於工業自動化與物聯網應用。
  • 持續更新與維護,功能不斷擴充

如何下載與安裝?

你可以從 GitHub 官方倉庫下載最新版本:

👉 點擊前往 GitHub 官方頁面

最新版本為 1.4.0.22,發布日期為 2024 年 10 月 7 日。

結論

Wu.CommTool 是一款功能強大且免費的通訊調試工具,適合從事 工業自動化、物聯網開發、嵌入式系統 的工程師。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易用的 Modbus 與 MQTT 調試工具,不妨下載試試看!

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2025 TIMTOS展 聚焦AI五大應用,3月3日至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2館及台北世貿1館

 TIMTOS 2025(全球指標智慧製造暨工具機展),
將於3月3日至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2館及台北世貿1館盛大舉行,
台灣擁有全球第六大精密機械出口國強大實力,
參展業者將聚焦半導體、綠能、電動車、航太及智慧醫療等五大高階應用領域,
匯聚全球頂尖工具機品牌展示創新科技與亮點產品,
讓到訪者一窺從自動化解決方案到減碳技術的完整生態系。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伺服馬達該選用多大的容量,還在用猜的嗎?還是看別人怎麼用?

伺服馬達該選用多大的容量, 

一個很基本的都會遇到問題,

但得到的結果大多是:

1.之前的人怎麼用就怎麼用

2.類似的機構是多少就多少

3.看別的廠商用多少

.

其實很多廠商都有出相應的軟體,可以協助計算需要多大的容量。

 下面是安川的計算軟體:
就算你不用安川的馬達,也可以用軟體幫你計算出需要的旋轉慣量及最大轉矩,
自已再去找合適的馬達。







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MODBUS通訊:連接一台設備正常,二台設備正常,三台就異常,已設定都確定正確無誤?

明明連接一台設備時,正常,
連接二台設備時,正常,
但連第三台時就異常,連1-2都無法讀取到。

已經確認,位置,雜訊,設備也交換過。
單獨連接 1、2、 3都是正常的,
只有連接3台以上,就發生問題了。

=====以上是親身的經驗。

最終是發現,設備有內置終端電阻,且無法移除
是屬於新設備或是沒人用到三個裝置以上的。



當時是怎麼發現的呢?
用電錶量測AB兩線之間的電壓,正常應該是5V。

當時連一台裝置,是5V,
連二台裝置是2.5V,電壓已降低但還是正常通訊。
連三台裝置時,電壓就掉到2V以下了。

才連繫原廠來查,才確認是此問題,設備有內置終端電阻,但無開關可以關掉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