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的馬達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早期全用感應馬達,後來 Model 3 又改用永磁 IPM,現在的 AWD 和 Plaid 更是永磁加感應混搭?
網路上很多人以為 Tesla 在「改來改去」,甚至有人說感應被淘汰。但時間線攤開來看,你會發現 Tesla 的馬達策略其實非常一致,而且背後有清楚的工程邏輯。
2012–2016:Model S/X 初代採用感應馬達,不靠永磁鐵、成熟耐操,是最適合早期電動車的技術。
2017:Model 3 全面採用 IPM 永磁馬達,中高速效率大幅提升,是續航進步的關鍵。
2019:S/X 改款導入「後軸永磁+前軸感應」,前軸不給電時零拖曳,效率比雙永磁更高。
2021 之後:Plaid 三馬達,雙永磁主力、感應助攻,是最大化性能與效率的配置。
永磁不是完全勝過感應;感應也不是過時技術。
兩者是互補:永磁負責效率,感應負責自由轉動不拖車。
這就是 Tesla 10 年來的馬達配置核心。
想搞懂為什麼 Tesla 要這樣設計馬達?這支影片會讓你一次看懂 10 年演化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