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Tesla 馬達大換血!永磁上位、感應回歸?真相一次講清楚!


 Tesla 的馬達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早期全用感應馬達,後來 Model 3 又改用永磁 IPM,現在的 AWD 和 Plaid 更是永磁加感應混搭?
網路上很多人以為 Tesla 在「改來改去」,甚至有人說感應被淘汰。但時間線攤開來看,你會發現 Tesla 的馬達策略其實非常一致,而且背後有清楚的工程邏輯。

2012–2016:Model S/X 初代採用感應馬達,不靠永磁鐵、成熟耐操,是最適合早期電動車的技術。
2017:Model 3 全面採用 IPM 永磁馬達,中高速效率大幅提升,是續航進步的關鍵。
2019:S/X 改款導入「後軸永磁+前軸感應」,前軸不給電時零拖曳,效率比雙永磁更高。
2021 之後:Plaid 三馬達,雙永磁主力、感應助攻,是最大化性能與效率的配置。

永磁不是完全勝過感應;感應也不是過時技術。
兩者是互補:永磁負責效率,感應負責自由轉動不拖車。
這就是 Tesla 10 年來的馬達配置核心。

想搞懂為什麼 Tesla 要這樣設計馬達?這支影片會讓你一次看懂 10 年演化邏輯。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你應該忘記感應馬達公式:120f/p 其實不是轉速


你可能背得很熟:120 × 頻率 ÷ 極對數。
但這個公式從來不是用來算「馬達真正的轉速」,而是算定子磁場的速度,也就是同步轉速。感應馬達的轉子永遠不會跑到這個速度,因為只要速度一樣,磁場就不會相對移動,轉子就不會看到磁力線切割,就不會感應電流,馬達也完全不會有轉矩。

真正讓感應馬達動起來的關鍵,是「速度差」。
這個速度差叫滑差。
滑差不是角度落後,而是明確的轉速差。
只有當定子磁場轉得比轉子快,轉子才會感受到磁場在它旁邊掃過,才會被感應出電流,才能產生力矩。這也是為什麼感應馬達負載越重,滑差越大,轉速會下降,但力矩反而上來。

因此馬達的真實轉速永遠是:
同步轉速 ×(1 − 滑差)
也就是說,你算的公式只代表磁場的速度,不代表馬達的速度。

這支影片會一次把同步轉速、滑差、轉子實際轉速的關係講清楚,讓你不再被公式誤導,也真正理解感應馬達的工作原理。

#感應馬達
#馬達原理
#電機工程
#同步轉速
#滑差
#工業自動化
#電機基礎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為什麼早期的 Model S/X 堅持使用「感應馬達」,但銷量最大的 Model 3/Y 卻全面換裝「永磁馬達」?

為什麼早期的 Model S/X 堅持使用「感應馬達」,
但銷量最大的 Model 3/Y 卻全面換裝「永磁馬達」? 
 這背後是馬斯克的成本考量,還是有效率與續航里程的終極秘密? 
 這部影片將為您深度解析兩種馬達的世紀對決:
永磁同步馬達 (PMSM) vs 交流感應馬達 (ACIM)。 
我們將從 #馬達原理、#效率、#成本,以及最重要的 #稀土 依賴性,
為您完整揭露特斯拉更換馬達的真正原因,以及誰才是電動車的未來!